原创来源:北检院 发布时间:2023-07-16 14:59:48 点击数:
全国服务领域: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台湾、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香港、澳门
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电磁辐射电磁辐射环境无线设备 (电磁辐射)其他可能产生电磁辐射的工程及设施移动通信终端(电磁辐射)无线通信设备(电磁辐射)靠近耳边的移动通信终端电磁辐射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交流高压输变电工程电磁辐射
7-15个工作日,加急实验一般5个工作日
射频功率密度比吸收率(SAR)射频场强比吸收率高斯白噪声的测量参数比吸收率(SAR)工频磁场电场强度辐射强度磁场强度电磁场射频综合场强干扰保护比工频磁场强度静电电压工频电场强度功率密度分频射频场强工频电场频率配置磁场合成射频场强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
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HJ 972-2018
无线场强最大暴露限值(3kHz至300GHz) RPS 3_ARPANSA-2002 第2章
VHF/UHF航空无线电通信台站电磁环境要求 GJB 4595-1992 5
比吸收率(SAR)估计 蜂窝电话用 ARIB STD-T56 V3.3: 2015 6
电信技术标准(电信网空中接口要求ASCA S042)2015 AS/CA S042-2015 第3部分
无线电噪声测量方法 GB/T 15658-2012 4.1
蜂窝电话的比吸收率(SAR)评估 ARIB STD-T56-1998 2、3、4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磁和磁场测量方法 DL/T988-2005
表示无线通讯系统的无线电基站及固定终端站和与人类暴露于无线电频率电磁场(110MHz至40GHz)相关的基本限制及参考等级一致性的产品标准—— 一般场所 EN 50385 2002 5
频谱管理和通信无线电标准规范-无线电通信设备(全频段)的射频照射符合性要求 RSS-102:2015 Issue 5 34AnnexE
IEEE推荐的对有潜在危害的电磁场的测量方法.射频和微波 IEEE Std C95.3-2002(R2008) 4、5、6、7
无线场强第二部分——测量和评估准则和方法(3kHz至300GHz) ASNZS 2772.2-2016 第3节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 9175 1988 2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 8702-2014 4.1
作业场所微波辐射卫生标准 GB 10436 1989 2
证明移动电话符合与人体暴露于电磁场(300MHz-6GHz)相关的基本限值的产品标准:手持设备和靠近身体安装设备 EN 50566:2017
数字移动通信终端通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T 3230-2017 6.3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 HJ 972-2018
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 铁建设[2007]92号 铁建设[2007]92号 2007 3.1.4
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 HJ 681 2013 4.4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DL/T988-2005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2887-2011 7.14
工人使用的设备当投入使用或在位时在电磁场(0 Hz-300 GHz)暴露极限方面合规性证明的通用标准 EN 50664:2017
《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
评估人体对手持和车载无线通信设备暴露于射频场的比吸收率的测量程序-1528部分:人体模型,仪器和程序(4 MHz至10 GHz的频率范围) IEC/IEEE 62209-1528-2020 7
无线电频率(RF)无线电通讯装置暴露量(所有频段) RSS-102 Issue 5 6
产品标准,以证明符合手机与人类暴露于电磁场的基本限制(300MHz- 4KHz) EN 50360:2017 5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 8702 2014 4、5、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 10.2-1996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HJ453 2018 8.6
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HJ 1151-2020 4.2
《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L/T 334-2010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设计规范 TB10088-2015 4.4
《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7部分:工频电场、磁场监测》DL/T799.7-2019
手持和身体佩戴使用的无线通信设备对人体的电磁照射--人体模型、仪器和规程 第一部分:靠近耳朵使用的设备(300MHz~6GHz) BS EN 62209-1-2016 6
评估暴露在低功率电子电气设备中的电磁场的通用标准(10MHz~300GHz) BS EN 50663:2017 第4、5、6节
人体照射评价用测定无线电通信基站附近的射频场强度和SAR的方法 IEC 62232 2011 6 7 8
1999年7月12日委员会推荐的普通公众暴露于电磁场的限值(0Hz到300 GHz) RTTE 1999-519-EC:1999 ANNEX II、ANNEX III
对人体暴露于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电磁场的测量方法 EN 62233 2008 5
人体曝露于电子和电子设备发射的电磁场的评估方法 EN 62311:2008 5、7、8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 10.2 1996 2.6
家用以及类似环境下各类电子产品 电磁照射评估和测量方法 YD/T 2347 2011 5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标准 HJ/T 10.3 1996 3、4
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设计规范 TB10088-2015 4.5
对空情报雷达站电磁环境防护要求 GB 13618 1992 3.3.1 3.3.2 3.3.3
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 GJB 5313A-2017
暴露在低功率电子设备电磁场下的符合性评估(10MHz至300GHz) BS EN 62479-2010 第4节
无线场强最大暴露限值(3kHz至300GHz) RPS 3_ARPANSA:2016 2
人体曝露于电子和电子设备发射的电磁场的评估方法(0 Hz至300 GHz) EN IEC 62311-2020 5、7、8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T 2887-2011 7.9.2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DL/T 988-2005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城市轨道交通 HJ453 2018 8.6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其他标准需求或者实验方案需求可以咨询工程师
1、确认客户委托,寄样。
2、到样之后,确定具体的试验项目以及试验方案。
3、实验室报价。
4、签订保密协议,进行试验。
5、完成试验,确定检测报告
6、后期技术服务
友情提示: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
以上是关于"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检测"的介绍,如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工程师为您服务!